首頁 > 最新資訊 > 青山不老,春風依舊 ——我所認識的陸士清教授

青山不老,春風依舊 ——我所認識的陸士清教授

來源:華語文學網  作者:錢虹  發布于:2023-03-20  點擊:696


此文為近日“陸士清教授90華誕暨學術研討會”所作,特此說明?!P者。


我認識復旦大學的陸士清教授,從他知天命之年到鮐背之年,算來至今已三十余年了。從輩份上來說,他是臺港文學及世界華文文學界公認的拓荒者和“八老”之一;我并非他的授業弟子,但他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多年來,凡是由他主辦、主持的臺港文學及世界華文文學會議或研討活動,他都會親自打電話邀請我出席或發言。出版了新著,他題名相贈;做東請客,他也會來電相邀共聚。如今,雖年屆九旬,他仍是我們上海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的主心骨。


初見,引我入華文領域


第一次與陸士清教授見面,純屬偶然。那是在1988年初。寒假中某天,突然接到導師錢谷融先生的電話,說他收到復旦大學臺港文學研究室召開關于研討臺灣作家白先勇的作品座談會的邀請,但他想讓我代表他去出席。我本科畢業后留校工作,在圖書館學系進修半年后考上錢谷融先生的研究生攻讀中國現代文學專業。1986年研究生畢業后,我調入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任講師。教研室主任湯逸中老師交給我一項教學新任務:盡快開設一門臺港文學研修課,以供當時全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選修。錢先生知道我當時對臺港文學知之甚少,推薦我去參會,以擴充這一領域的知識積累與人脈資源。2月9日上午,我到了復旦大學會議地點。接待我的正是陸士清教授,他那時才50多歲,意氣風發。之前,我讀過他70年代末主編的三卷本《中國當代文學史》。我向他轉述了錢谷融先生要我代他出席座談會,他便熱情地安排我在會場里坐下。


座談會開始,陸老師首先代表臺港文學研究室致辭。他說: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說《游園驚夢》1982年被改編為舞臺劇在臺灣連演十場,場場爆滿,但也眾說紛紜,評論兩極分化。1987年春白先勇離開大陸38年后首度重返上海,在復旦大學講學時相贈根據其小說改編的此劇錄影帶。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幾度放映后,師生反響熱烈,蔣孔陽、潘旭瀾等著名教授都出席了校內的座談會。而今天主要邀請校外知名編劇、導演、藝術家、高校教授等出席,想聽聽校外專業人士的意見。座談會分成上、下半場進行:上午主要是播放《游園驚夢》錄影帶;下午舉行座談。那天,我第一次看到臺灣版舞臺劇《游園驚夢》的演出實況錄像,深深地為《游園驚夢》的精彩劇情和演員的精妙演技所折服。下午的座談會上,我記得發言的有好幾位上海昆劇團的著名演員、編劇、導演,如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蔡正仁、編劇唐葆祥、導演沈斌,還有《上海戲劇》主編趙萊靜(曾任上海京劇一團團長)、《上海戲劇》記者潘志興、上海青年話劇團編劇程浦林、復旦大學話劇團前團長于成鯤等以及《文學報》編輯陸行良、上海大地文化社編輯史嘉秀等,他們發表的觀感使我這位京昆藝術門外漢如醍醐灌頂,獲益匪淺,猶如聽了一堂戲劇藝術課。在陸老師的鼓勵下,我在座談會也談了觀后感:《游園驚夢》是“戲中藏戲”,“夢中蘊夢”,“至少表現了兩重含意:第一,一群精通中國傳統戲曲的‘票友’念念不忘昆曲《游園驚夢》為代表的‘國粹’,借此重溫一去不復返的六朝美夢;第二,錢夫人因為一曲《游園驚夢》被錢將軍看中,由優伶變成人人景仰的將軍夫人,享盡榮華富貴,而今時移勢轉,故曲重演,卻已是依稀別夢……”并且我還斗膽對劇中錢夫人微醺中勾起“只活過那么一次”的舞臺處理提出了一點意見:“小說里錢夫人和鄭參謀的那段隱情,寫得比較含蓄?,F在戲中用電影投射屏幕,兩匹馬交頸而立,然后出現兩個人影,看上去很美,但似乎破壞了戲劇本身的嚴謹結構,顯得露骨,能不能不用,像《雷雨》中周家小客廳‘鬧鬼’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痹捳f出口,才意識到自己是否太唐突了。但后來知道,陸老師將我和其他人的發言一起收入《上海復旦大學知名劇坊人士談<游園驚夢>》中,并完整地發表在臺灣《當代》和《香港文學》雜志上。


那天回家后,我仍感意猶未盡,很快寫成《戲中藏戲,夢中蘊夢——論白先勇及臺灣版話劇<游園驚夢>》一文。過了一段時間后,便把那篇論文寄給了《香港文學》主編劉以鬯先生。沒想到,從未謀面的劉以鬯先生,竟然把我這個無名之輩的文章配上了《游園驚夢》的演出海報、劇照等發表在當年《香港文學》7月號上。這是我發表的第一篇涉及臺灣作家的文學評論,并且因此結識了《香港文學》主編劉以鬯先生。這年歲末,我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出席“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由此結識了包括曾敏之、余光中、潘耀明等在內的不少臺港及海外華文文學界的作家、教授。研討會結束,劉以鬯先生邀請我到座落在灣仔摩利臣山道38號文華商業大廈頂樓的《香港文學》編輯部去面晤。那天,他吩咐編輯部的楊先生替我在掛有“《香港文學》雜志社”字樣的牌子旁拍了照。這張照片刊登在第50期《香港文學》封三,還注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講師錢虹來港參加‘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會后曾與本港文藝界朋友就文學上的問題進行交流,并收集有關港臺文學的研究資料?!?nbsp;此后,我名正言順地做起了港臺文學研究,在《香港文學》等報刊上發表有關港臺文學的文章達十七八篇。


從此便一步步跨入了臺港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領域。飲水思源,假如不是陸老師主持1988年初這場觀摩《游園驚夢》的座談會使我眼界大開的話,或許我至今也不會涉足臺港文學乃至后來的世界華文文學研究領域。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說陸士清老師是引導我跨入這一研究領域的指路人,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近觀,感受其“能人”才干


初見陸老師后,沒想到很快就又見到他了。上世紀80年代,上海幾所文科高校中文系從事現代文學學科的教研室之間聯系密切,同行之間時常有輪流坐莊互相接待的聯誼活動。1988年春天,正好輪到復旦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作為東道主,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學院的現代文學同仁便齊聚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帶隊的是錢谷融先生,他和復旦大學的蔣孔陽、賈植芳、潘旭瀾、吳中杰等先生都是舊相識,見面后相談甚歡。作為晚輩的我不便插話,扭頭看見了認識不久的陸老師,便到一邊向他請教有關臺灣文學的問題。當時,陸老師已把學術研究的重心從中國現當代文學移到臺港文學領域,不僅在復旦大學首開“臺灣小說選講”課程,還編選出版了配套教材《臺灣小說選講》(上、下冊)以及《白先勇小說選》《王禎和小說選》等多本作品集,這在上世紀80年代,無論是在上海高校還是全國學府都是開風氣之先的。那次開小灶式的面授,我自是滿載而歸。


進入臺港文學研究領域之后,我與陸老師的接觸和學術交往也逐漸增多起來。兩年一屆的臺港澳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上,常常能看到他健碩的身影和精彩的發言。1994年11月在云南玉溪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籌委會”,陸老師和我作為上海高校的兩名籌委會成員,一起參會、研討和出行的機會就更多了。我很快便發現了陸老師除了做研究、寫論文之外所具有的非凡才干與人生智慧。


首先毫無疑問是他運籌帷幄、舉重若輕的辦大型會議的才干。自1989年4月由復旦大學主辦近百人“第四屆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始,我所出席過的陸老師親歷親為操辦的大中型“涉外”研討會就有:1995年10月在寶鋼賓館舉行的數十人出席的“海外華文女作家研討會”;2002年10月在浦東名人苑賓館舉行的150余人出席“第十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9月在杭州楊公堤為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曾敏之先生八八米壽而舉辦的“曾敏之文學生涯七十年筆會”等。尤其是2002年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成立不久而舉辦的那場令人難忘的“第十二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如其時擔任學會秘書長的楊際嵐先生所言:“那時,陸士清教授已退休數年,將近七旬,仍老當益壯。他竟然站在第一線,以‘操盤手’之姿,全身心地親力親為。同仁們無不交口稱贊?!舜窝杏憰堰^去近20年了,然而,雖已‘時過’,卻未‘境遷’,不少與會者至今記憶猶新,津津樂道?!保ā蛾懯壳褰淌趥扔洠簹w來還是少年》)其實,代表們看不見的是,舉辦這樣的大型“涉外”學術研討會,從百余位會議代表的邀請、接待及吃、住、行、娛的安排,到大會發言人員、分組名單,以及事前會議論文集的遴選和出版,還要讓絕大多數代表賓至如歸,本身已屬相當不易。舉個例子說,當時境外來的近60位代表不僅食宿免費,且單人單間,這一大筆經費事先要籌措,事后要審計,出不得任何差錯;并且凡舉辦“涉外會議”,從統戰部到外事辦,從市公安局到出入境處,都得一一申請報備,哪一關都不能受阻;還有辦會的每項支出、每筆帳目都要清清楚楚,精打細算,想想都令人畏縮。況且,代表們從世界各地、全國各省而來,到了“魔都”大上海,都想出去逛一逛,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一旦有代表出了意外,尤其是境外人士,作為會議主辦方要承擔多大的風險!據我所知,之前復旦會議曾有一位從美國來的華人女作家,抵滬后未打招呼擅自離開賓館外出,不料跌傷了腿無法行走只得住進醫院,結果不僅沒法參加會議,還給主辦方惹了一堆麻煩。所以,2002年150余人的浦東會議,楊際嵐先生至今稱贊不已:“辦會者的良苦用心,以‘殫精竭慮’形容并不為過。無怪乎,臺灣女作家羅蘭對此念念不忘,會后特地致函道謝,稱其為‘我此生最值得記住的一次盛會’?!标懤蠋熮k會運籌帷幄、舉重若輕的出色才干和周到安排,至今讓許多參會者難以忘懷。事后,我寫了《??者|闊華文飛》的會議述評,發表于《文藝報》頭版及《香江文壇》雜志,以此表達對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切身感受和對主辦者的由衷敬意。


我覺得,陸老師的才干主要來自他豐富的人生閱歷、靈巧的生活智慧和善良的待人之道。比如,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去廣州出席“世界華文文學高峰論壇”?;爻虝r面對一堆贈書我一籌莫展,郵寄也來不及,陸老師幫我找來一只蛇皮袋,將書裝進去疊放整齊,然后用塑料繩子結結實實捆扎好,他說這樣可以放在行李箱上拖著走,比較省力,即使掉下來也不會脫底。還有,當時在香港城市大學執教的錢俊教授患了面部肌肉抽搐癥,我推薦他找陸老師討偏方試試。陸老師在回復郵件時耐心地指導他吃自制醋蛋,一段時間后,竟然痊愈了。所以,在我的心目中,陸老師是一本“萬寶全書”。


更令人欽佩不已的是,年逾八旬的陸老師,從2016年開始在上海市作家協會的支持下,連續主辦了三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以評論家與海外華文作家面對面的研討方式,深入評論、研討了三十余位海外華文作家的創作,并在事后出版了沉甸甸的論文集。我受邀評論了盧新華、曾曉文兩位美籍和加拿大籍華文作家及其作品。其中后者是我暑期出境旅行時在希臘米克諾斯島上接到陸老師親自打來的電話而接受的“任務”。此時,陸老師已經85歲高齡,可是,聽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怎么也不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是30年前那位充滿熱情、干勁和精氣神的良師。在陸老師身上,你能真正領會什么叫做“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細讀,感佩“青春的精神”


2020年9月,我收到了陸老師的快遞。打開一看,是他剛出版的新著《品世紀精彩》,扉頁上有贈我的題字。我深受感動。之前,他也曾贈與我《臺灣文學新論》和《曾敏之評傳》等大作?!对糁u傳》有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簡體字版。但我收到的則是香港作家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的繁體字版,厚達533頁,拿在手中沉甸甸的。此書是陸老師耗時三年多,為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的名譽會長、香港作家聯會創會會長曾敏之先生豐富而又曲折的人生所寫的一部評傳,也是迄今為止曾老的唯一一部傳記。


眾所周知,人物傳記,是一種非虛構的文體,主要根據各種書面的或口述的記載、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搜集、甄別后去蕪存菁,對傳主的生平進行撰寫與描述。傳記作者在記述傳主事跡的過程中,可以滲透個人的某些情感、議論與推斷,但與小說不同的是,紀實性是傳記作品的基本要求,它不允許虛構。而評傳,除了需要具備上述要求和條件外,更多帶有研究與評論性質。評傳這類傳記偏重于傳主的生平事跡的梳理與評價,一般按照傳主的生平順序加以撰寫,在敘述中夾以評論。因此,評傳相比一般的人物傳記,對原始資料要做認真的研究、考證,更強調材料的真實與嚴謹,絕不允許虛構與杜撰,即使有些評議與推論,也要注明材料來源,做出嚴格的論證說明。因此,要為生命歷程長達近百年的曾老寫成這樣一部厚重的《曾敏之評傳》,不亞于一項重大的文化和文學工程。正如陸老師在此書的“引言”中引用陳思和教授為《人格的發展——巴金傳》所言:“要為一個健在的,并在當代社會生活中依然發揮著重要影響的作家寫傳,多少是一件冒險的事?!焙螞r還是一位古稀之年的作者描述一位鮐背之年的傳主,其寫作難度不言而喻。然而,陸老師感佩曾老的人格魅力與高風亮節,“直面困難,盡心努力,經過三年多的寫作,終于將《評傳》交付出版?!标P于這部評傳在華文文學研究史上的意義和價值,這里引用陸老師在此書《后記》中的一段話,他說自己深感欣慰的是:“我描述了曾敏之作為作家、報人、學者和世界華文文學創作研究推動者的曲折、坎坷而又輝煌的人生足跡;我揭示了曾敏之這位文化戰士追求光明的理想、意志和高尚的情懷;我展示了曾敏之的豐富而博大的文化思想,包括他的世界觀、歷史觀、政治觀(治國理念)、人才觀、文化觀和文藝觀等等;評述了曾敏之文學創作的成就和他為我國文壇所做出的藝術上的貢獻。我也盡可能地從歷史的、社會政治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入手,探索了曾敏之先生所走人生道路的動因??傊?,我的書寫體現了我對曾先生的認識和理解。也許我的認識和理解可能粗疏,但是有一點是可以告慰讀者的是:所有這些都不是虛擬的,而都是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的?!保ā?lt;曾敏之評傳>后記》)這段話,對于我們理解這本《曾敏之評傳》在華文文學研究史上的史料價值和文學成就也就一目了然了。


劉登翰先生在為陸老師的新著《品世紀精彩》所撰寫的“序”中,對陸老師數十年來從臺港文學到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概括為兩大系列:其一、對于作家作品的細讀和品評,認為“這是士清兄的優長”。這是很有道理的。作家作品的精細研究,確實是陸老師數十年來并且至今仍在做的重要工作,也就是我們評論界經常所說的“文本細讀”。其功底首先就在于認真仔細地閱讀原作。從《品世紀精彩》所收的第三卷“作家創作評論”和第四卷“女史文心管窺”中的20多篇評論近作來看,陸老師所評論的海外華文作家既有如白先勇、劉以鬯、陳映真、聶華苓等聲名遠播的名人大家,更有秦嶺雪、陳浩泉、戴小華、周勵、施瑋、華純、蓉子、朵拉、曾曉文、老木等各具特色的后起之秀,并且后者所涉及的文學體裁,從詩歌、散文、小說到政論、雜文及哲學論著,各領風騷。撰寫這20多篇評論需要閱讀多少文本,這個閱讀數量對于年輕學者而言也不能說是很輕松的。而耄耋之年的陸老師至今仍能保持著與時俱進的閱讀量、相當敏銳的思考力、文如泉涌的文字表現力,這些評論家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和能力,該是多么難得和不易。


其二,是對華文文學學科建設所做的整體觀察與論述?!八麖淖骷易髌返恼撐鋈胧?,從微觀走向宏觀,提升為對華文文學的整體建構?!眲⒌呛蚕壬赋?,“他的宏觀研究,是以個案的觀察為基礎;他從局部透視全局,又以全局的視野深入局部。因此,他的華文文學的整體研究,并非泛泛而論,而是以事實為基礎,論據翔實而論析清晰?!保ā?lt;品世紀精彩>序》)讀《品世紀精彩》第一卷“綜合評論”中的多篇論文,如《邁向新世紀的世界華文文學》、《回顧與展望——記香港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成立五周年慶典》、《<香港文學>雜志的前世今生》等文,皆“以事實為基礎,論據翔實而論析清晰”,劉登翰先生說是論從“事”出,我覺得還應加上論由“境”生,這個“境”不是別的,而是圍繞當時當地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情境,例如《回顧與展望——記香港世界華文文學聯會成立五周年慶典》,先談《香港文學》誕生前香港純文學園地的寂寞,列舉上世紀70-80年代初香港的經濟繁榮與純文學蕭索之間極度不平衡的現實境遇:“放眼小島,已沒有大型的純文藝刊物了?!币允聦嵳f話,反襯1985年《香港文學》創刊“在高度商業化的香港社會里,舉起了一面純文學的旗幟”的及時與必要,成為振興香港純文學的標志?!斑@種帶有‘史述’的論析風格,使他在文中保存了不少華文文學研究進程中的歷史資料?!倍@種有理有據的“史述”風格,恰恰是當下許多空洞乏味的“宏篇大論”所匱乏和欠缺的,因為,這需要扎扎實實做文學史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是要花力氣、下功夫的。


劉登翰先生以“青春是一種生命的精神”作為《品世紀精彩》的序言,我以為,這也恰恰正是鮐背之年的陸士清老師的人生歷程與精神面貌的真實寫照。愿青山不老,春風依舊!


2023年3月8-10日寫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


錢虹,女,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獲得文學士、文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華東師范大學和同濟大學中文系教授?,F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監事長、上海錢镠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華文文學和女性文學的研究與教學。著有《女人·女權·女性文學》、《繆斯的魅力》、《文學與性別研究》、《燈火闌珊:女性美學燭照》、《雅人韻士》等著作;合著有《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文學學卷》、《香港文學史》、《臺港文學名家名著鑒賞》等14部;編著有“雨虹叢書·世界華文女作家書系”等20余種;已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


神马老子伦理_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_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_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
永丰县| 东莞市| 太仓市| 林口县| 凉山| 河曲县| 休宁县| 黎川县| 门头沟区| 武汉市| 北宁市| 化隆| 丁青县| 景德镇市| 大田县| 大埔县| 兴化市| 建阳市| 卫辉市| 正蓝旗| 开封市| 万载县| 化州市| 上杭县| 连城县| 乌拉特中旗| 东源县| 曲松县| 湖南省| 庆云县| 韶山市| 泰州市| 丰镇市| 肥乡县| 体育| 玛多县| 南京市| 乐至县| 永吉县| 石景山区| 东乌珠穆沁旗|